1个月,营业额突破6位数,会玩社群的门店究竟有多厉害!
有时候,客流在某些意义上就等于“客留”。
01
让“客留”向“钱流”
热闹的商业中心内,绿茶、海底捞、巴蜀风、西贝等品牌餐饮店一到饭点或节假日,总是门庭若市,大排长队,而一些说不上名的饭店同样是卖火锅、川菜的,在同等地理环境下就餐人数总是渺渺。
有一次,小编和朋友一起出去吃饭,因为想去的那家饭店等位时间太长,无奈只能在附近找了个同类型的餐馆,可没想到,看似冷清的小店,服务、餐品、环境居然都不赖,但是,餐毕,朋友却说下次还是早一点去原来的那家店吃吧。问他为什么,他说道:既然东西都差不多还是习惯去常去的,而且他是银卡会员还能享受额外的赠饮。
其实,这也是很多人的心理。有人把这种现象归纳到品牌效应上,但是种种品牌餐饮店红火的如海底捞,落寞的如俏江南,在同样品牌力的影响下,海底捞越做越好,而俏江南却频发危机。
早期的品牌是由实力引爆的或者金钱堆砌出来的,形成了一时的轰动效应,但是如果不能好好经营在爆发期积攒的客流,形成复购,只是一次性的消费,长时间后,品牌影响力就会下跌甚至被反噬,新客越来越少,品牌越来越衰败,周而复始,陷入反复循环的魔咒。
因此,餐饮店需要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模式,圈住自己的核心客户群,从客留出发再去裂变新客,打造庞大的客流,实现向“钱流”的演变。
在这一点上,巴渝食家就是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。
巴渝食家光听名字就知道是一家烂大街的川菜馆,尤其是处在各类餐饮美味聚集的华强北商业区,更是看来毫无竞争优势。
但是在各大餐饮店大力拓展新客的主旋律下,巴渝食家的老板却非常聪明地反其道而行,利用小蠡到店工具,大力发展会员机制,将原本的周边散客变为常客,将常客转化为VIP顾客,按照用户画像,分级别类进行营销攻破,不断地打造出了大批的忠实粉丝,让吃巴渝食家成为了他们的一种日常习惯。
02
平衡,才能更长久
在餐饮界的人眼里,节假日可是他们最盼望的又是最担心的时候了。
因为这种特殊的日子里,人流加大从而带来平时几倍甚至十几倍的营收。
但是现在行业竞争激烈,每当这个关键时刻,大家都铆足了劲地搞优惠降价,形成比拼低价的恶性竞争,所以客人多了,累了个半死但利润可能也比平日里多不上几块钱。
那么,餐饮人该如何平衡这种客流失调的状态呢?
巴蜀食家选用了会员日营销的方式来解决了这一难题。
在会员系统里适时推送优惠,开展逢周二,会员到店消费可享受指定招牌菜专享折扣,进店即送凉粉一份等活动,周周不同,引发老顾客的持续关注。
现在,巴渝食家的会员日活动已经成为了店内的一种传统,每个活动日平均都能提高40%的销售额。
以这种方式巧妙地把节假日的客流平衡到了工作日上,巴渝食家避免了与同行的恶性竞争,提升了餐厅效率,更重要的是培养了顾客的会员日消费习惯,为长远稳定的盈利铺垫。
良好的会员管理体系是营销拓客的基础,同时它也能帮助店铺进行升级改造,提升门店硬实力。
很多顾客在到店消费后,因为服务、口味、环境、菜式等感到不满意,但是迫于面子羞于说出口,于是选择下次就不来了。
考虑到这一点,巴渝食家在小蠡到家的后台上定期以有偿方式收集消费者意见反馈,根据顾客建议积极改善就餐环境和丰富菜单,还增加了隐形菜单,给顾客带来新奇体验。
服务好、菜好吃、合心意还有趣,老顾客自然会继续光顾,名声出去了,新客也源源不断地来了,当然越办越红火。
获客的渠道有多种多样,但是对于线下门店来说,至少目前为止,周边环境仍十分重要。
巴渝食家的留客秘诀还有重要的一环,就是利用小蠡到家的万店联盟功能,和附近的美容院、服装店等关联商家组成联盟。
当消费者在迷失在华强北的花花世界里,面对量多但又零散错落的店铺,打算去吃饭但是又不知道去哪吃时,联盟的优势就能发挥了!
美容院、服装店等商铺会指引他们的顾客来到巴渝食家进行消费,这种互换资源的模式是一种共赢,发挥店铺客流价值最大化的选择。
在经历了30日的应用之后,巴渝食家在小蠡到店的帮助下建立起了自己客户社群,吸纳了300多位会员粉丝,日均活跃30余名,进店消费66人次。
截稿前,巴渝食家月销售额已经达到了近12万,在受疫情影响,实体经济的寒潮下,业绩较上年同时期增长1.4倍。
— END —
- 上一篇:美团提抽成,商家怒何用?
- 下一篇:许小年:这次衰退周期一定超过08年